那是有客观条件的:穷怕了,花不掉。不仅日常消费花不掉,金融市场的落后也让绝大多数人没有正常的投资渠道。存着吧,好歹能吃利息。直到近几年p2p和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行为开始走进大部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里。
这是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拼命赚钱,为了拼命花钱;不花钱,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元旦、新年、情人节、白色情人节、618、711、818、99、1010、1111、1212……每个月,不同的电商平台总会捯饬些五花八门的活动满足我们的欲望。手头没钱不要紧,信用卡、花呗、打白条……更不要提各种种草类社区。仿佛没有物化的、可以购买的梦想,便觉生活没有了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高压力社会下的购物行为确实可以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因为购物可以得到即时的反馈,并且是正面的反馈:我得到了某样东西。基于同样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氪金游戏成为游戏业的主流:充钱就能立刻变强;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爱买保险:没有即时反馈——甚至不希望有反馈。
反馈越快越幸福,
毕竟工作已经这么辛苦。
我根本不想反驳花钱的快乐,也不想告诉大家少花钱多存钱。人生在世最多百年,不快乐则无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用几十年确定的不快乐去换取几十年不确定的快乐呢?没道理。
但是,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家庭抗风险能力是否可以支撑我们一直快乐的买买买?
其中涉及到3个不可控但是大概率都会在人生某一阶段肯定出现的风险点:
疾病风险
失业风险
养老风险
说疾病风险,很多朋友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癌症。
事实却是:心脑血管疾病已经超越癌症,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重大疾病。
援引自《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的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2.9 亿,其中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0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心力衰竭 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45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 40% 以上。
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身体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大气污染及多重危险因素。看看我们自己和身边人,9毒不沾的几乎没有;沾了一半的几乎全中;9毒全沾的也不在少数。加班、应酬、熬夜、高压工作、火锅川菜麻辣烫……我想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就算心理上拒绝,行动上也不会拒绝。拒绝了这些,还有成群的人等着拥抱这些机会呢。2.9亿/14亿,平均5个人就有1个人就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这可能是发展和进步的代价吧。以至于我们明知道少加班、少应酬、多锻炼身体、多清淡饮食可以保持我们的健康,可是我们却很难做到。
说失业风险,很多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认为失业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贵为C啥O、XX总监、大区经理,我还能失业?这家不行我去那家,树挪死人挪活,我这么有能耐还能找不到工作?是的,30年前的工厂工人是这么想的、20年前的银行职员是这么想的、10年前的卖场高管是这么想的,就连几年前的创业精英也是这么想的。问一问各大公司的HR去年至今收到的最多的简历是什么。
要是没做过创始人不是C啥O,这年头简历都不好意思投。
什么意思呢,每月养老金是北京社会平均工资的42%.
以今年为例,北京二季度社平工资11204元,42%就是4705块6毛8,这是每月到手的养老金。不说以后,就说今天,退休前月入两三万,退休后直接少个零。
银行利率不断下行,趴户头已经成为最没有效率的存钱方式。银行储蓄利率下调表
反之,最有效率的存钱方式是什么?
买年金保险,没有之一。
但是,年金保险的坑很多。
大部分的坑,源自于主观或客观的把年金保险当作狭义的理财产品。
直接表现:试图通过年金保险攫取超额收益。
关于年金产品的详解,可以参考今天的二条:
所谓的教育金和养老金到底是什么?
本文在这里做以下3点总结
年金的核心逻辑,一个复利公式:
锁定利率是什么意思?往上翻,看到银行利率调整的那张表了吧。
而年金产品,你在什么时间买的,就一直是那个利率,终身不变。就像90年代末的年金产品利率是多少呢?平X的“少儿360”、国X的“99鸿福”等终身型年金产品在8%左右。至今这2家公司仍然得按这个约定利率含泪给付。至于各种p2p和宝宝类的理财产品……别开玩笑了好吗。集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三位一体的家庭金融工具。我不知道大陆范围内还有什么金融产品可以做出这3点保障,有的话请文后留言,我也学习学习。
收益性可能是年金产品受到质疑最多的点,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年金的收益。
上图是给一个客户做的计划书,她希望给孩子配置教育金类型的产品。
宝宝现在2岁,9岁半回本,25岁之前翻倍,45岁翻5倍,60岁开始每年领取19万7859元的养老金。这张表是写在合同里的数字,是我们的保证收益。我们用高风险投资去攫取更大的收益完全看个人的风险偏好,而年金产品作为基本的财务保障,是我们家庭抵御风险的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同时可以看到,作为年金产品的核心逻辑:复利,早买多买,收益越大。同样是这款产品,换成40左右的成年人,计息年份少了一大半,只好加大本金的投入:同样的产品,同样的5年缴费期,本金翻一倍,现金价值还是没法和上图那位小朋友相比。
要注意,我们看年金产品,不要只看养老金领取,还要看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是我们配置年金保险的重要收益。需要用钱时,可以做保单贷款;急需要用钱时,还能做减保取现。保单贷款的利率是5.85%,思维活络点,这个利差是完全可以吃到的。更何况动辄几百万的个人贷款,上哪可以按这个利率贷的到这么多钱?
11月,告别4.025
8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于官网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并决定对部分类型人身险产品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进行调整。
根据《通知》,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险种的评估利率要求维持不变。
上面图中计划里提到的信泰如意享,就是这最后一波4.025最简单粗暴,直接了当的产品。直接保终身算复利,没有定期返还、奖学金、生存奖励、祝寿金等等花里胡哨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没什么大用还严重影响现金价值的说辞。
26050000000080062019008199